濟南燒烤的興盛,開始于上世紀末期的回民小區(qū)“一九”(經(jīng)一緯九路),起初多是露天燒烤。
山東燒烤練攤,吃的就是一個無拘無束的氛圍。情到濃時,山東老爺們兒紛紛脫去上衣光著膀子。
大扎啤,小口串兒,馬扎圍在四角方桌旁,三五好友一聚首,推杯擼串間盡顯山東人的豪爽與粗獷。
傳統(tǒng)濟南烤肉的特點是鐵簽小串,炭火由外燒烤,鐵簽由內(nèi)向外加熱,內(nèi)外熱力循環(huán)使肉質(zhì)受熱均勻,外焦里嫩。小串在燒烤師傅手中抓掂翻滾,香氣四溢,煙火彌散充滿了這座城市的夜生活。
濟南燒烤多以牛羊肉為主,兼具海鮮、蔬菜,不拘泥于任何食材,除了常見的烤肉串,還有各種心管、板筋、骨髓、肉筋、腰頭、羊肝、牛舌......你想不到的零零碎碎兒,海陸空、動植物都逃不過這一方燒烤爐。
味道是烤串的靈魂,山東人敢闖敢干,勇于創(chuàng)新,在烤串上自然沒有半點含糊。
每家燒烤店都有自己的秘制調(diào)料,以此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味覺二維碼。食客的海納百川讓每個口味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蒜香、蜂蜜、孜然、麻辣、椒鹽等多種口味,甜口辣口無所不有。
羊要現(xiàn)殺現(xiàn)串,用鮮嫩的肩肉和后腿肉切塊,三塊瘦肉夾一塊肥肉,俗稱三分肥七分瘦。只用最簡單的椒鹽調(diào)味,薄薄淺撒,瘦肉的鮮與鹽味融合,肉的原香被放大延伸。
橫著簽子一口擼到嘴里,肥瘦肉混合著嚼,先是表面的椒鹽塑造底味,咬破肥肉豐腴的油脂爆滿口腔,味道豐厚,燒烤的精髓大抵是這樣的。
全國的燒烤店吃什么點什么,而濟南燒烤店別具一格,烤好的各種串兒放到一個大盆里,服務(wù)員端著盆滿場走。一桌一桌地送到顧客面前,喜歡吃什么就拿幾串兒,不喜歡吃就等下一波,因此這里的吃貨不用點餐也無需等待,方便又自在,形成了獨特的走串文化。
老板烤什么客人吃什么,簡直就是選擇困難癥的福音。
當然,濟南還有其他燒烤派系:一種土窯坑烤,整雞、整鴨、整魚、整塊大肉直接入窯烤,大快朵頤,直呼過癮。其中最有名的當屬章丘的黃家烤肉,一頭200斤的肥豬,整只烤制,經(jīng)過土窯五六個小時一次性烤熟,鮮香味濃,皮酥肉嫩,肥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