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四省,是今年年初興起的一個新網(wǎng)絡熱詞,指的是山西、河北、山東、河南四個省份,這四個省歷來是兵家必爭地,同樣也是中國產(chǎn)梨最多的地方,歷史上出名的好梨,均大多產(chǎn)于此。
河北是我國梨的起源中心之一,在21世紀初,河北梨的產(chǎn)量占全國30%左右、占世界20%以上,換句話說,全世界每5個梨中,便有1個產(chǎn)自河北。河北栽培梨樹的歷史從漢代算已有2000多年,魏文帝曾贊揚趙州御梨“大如拳、甘如蜜、脆如菱,可以解煩釋涓”。趙州便是如今河北石家莊趙縣,至今在洨河之上佇立千年的趙州橋旁,還有華北最大的百年古梨樹群。
趙縣最出名的梨要數(shù)雪花梨,這個肉潔白如玉、味甜似冰糖的梨,陪伴了一代代河北人,甚至許多中國人長大,餓了吃個梨,渴了吃個梨,感冒上火也吃個梨,長大離家后,伴手禮也是梨。
而到了好客山東,秋天送禮的首選則是萊陽梨。1949年斯大林70歲生日時,5000斤萊陽梨就曾作為國禮送往蘇聯(lián)。萊陽梨無渣、甘甜、清脆,甜度比周邊產(chǎn)區(qū)的梨還要甜上幾度,在山東人眼中,此梨只應萊陽有。
萊陽梨獨一無二的根源,要從古時九州九藪之一的貕養(yǎng)澤說起,此處原為古時大澤,而后豨養(yǎng)澤水被引入海中,只留下一片廣闊的油沙地。而肥沃的油沙地剛好適合梨樹生長,再加之膠東半島四季分明,萊陽梨,是老天爺給山東人的饋贈。
當然,作為中國人的菜籃子、果籃子,山東好梨不只萊陽梨。在煙臺有一種太婆梨,也叫“老媽子梨”,因果肉黏軟,沒牙的老人也可食用而得名。與萊陽梨不同,太婆梨并非本土梨,跟如今的煙臺紅富士蘋果一樣,是美國傳教士攜帶到煙臺附近種植的外來品種。如今山東的“洋”梨還有源于日本的秋月梨,個大香甜,果肉極為絲滑,是最近風靡全國的網(wǎng)紅梨。
說到網(wǎng)紅梨,還有最近幾年的山西隰縣玉露香梨、高平大黃梨,和河南金頂謝花酥梨、周口黃金梨,數(shù)不盡的好梨給了山河四省人民幾千年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