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朋友的身邊,脂肪肝患者越來越多……這種病有很多病因,如高脂飲食、病毒感染、酒精攝入等,一般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我們常說的脂肪肝是指后者,這類脂肪肝已成為我國第一大慢性肝臟疾病。很多人都認為這種病多跟吃有關(guān),也沒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現(xiàn),所以不會特別重視。但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qū)。關(guān)于脂肪肝,輕度脂肪肝可能會癌變嗎?生活中有哪些東西會傷害肝臟?脂肪肝癌變時身體會發(fā)出哪些信號?
任何疾病都是分階段進展的,脂肪肝也是一樣。如果在早期階段我們稱之為單純性脂肪肝,80%~90%的脂肪肝患者都處于這個階段,這種情況下通過控制病因可以逆轉(zhuǎn)過來,但是如果放任發(fā)展,它會逐步進展為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纖維化,其中約0.6%~3%的人會發(fā)展成肝硬化,而一旦發(fā)展為肝硬化就很難逆轉(zhuǎn),其中40%~62%的人可能在肝硬化基礎(chǔ)上發(fā)展為肝癌。所以,從輕度脂肪肝到癌變絕不是危言聳聽,盡管發(fā)生的過程比較漫長,但是如果不進行有效干預,疾病終將從“量變”到“質(zhì)變”。
肝臟是人體的消化器官,脂肪的代謝發(fā)生在肝臟,脂肪肝是指各種原因引起的肝臟內(nèi)脂肪負荷過多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脂肪肝的誘因包括肥胖、高脂血癥、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征、病毒感染、飲酒等,其中不健康的飲食結(jié)構(gòu)和生活方式是造成脂肪肝的主要原因,例如進食過多的高脂肪、高熱量食品,含糖食物攝入過多,飲食不規(guī)律,長時間久坐,缺少運動,大量飲酒等。這類不良生活習慣還與很多其他疾病相關(guān),例如高血壓、冠心病、腦血栓等,其實脂肪肝是全身代謝異常在肝臟器官上的一種反應。
肝臟除代謝功能外還發(fā)揮著很重要的解毒功能,這類毒素主要來自食物或藥物,因為食物或藥物中的物質(zhì)被腸道吸收后隨血液回流的第一站就是肝臟,肝臟會把食物中的毒素轉(zhuǎn)化為相對無毒的物質(zhì),隨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但是有解毒功能不代表能無限使用,甚至揮霍,超過了肝臟的解毒能力就會造成“病從口入”。生活中的霉變食物(例如霉變的花生、大豆等,含有黃曲霉毒素)、受環(huán)境污染的水質(zhì)(例如污染海水中的水產(chǎn)品內(nèi)可能含有超標的銅、鉛等重金屬)、有明確肝損傷的藥物(例如抗結(jié)核藥等)都可能會傷害肝臟。肝臟有強大的代償能力,少量的毒素攝入,肝臟可以自己解決,但是一旦長期過量就會造成肝臟不可逆的損傷。因此,做好預防是關(guān)鍵,要對從口進入的東西把好關(guān),保證食物和水的清潔新鮮,保證藥物的合理適量,定期給肝臟做體檢。
脂肪肝是典型的遺傳—環(huán)境—代謝應激相關(guān)性疾病,嚴格注重生活習慣是治療和預防脂肪肝的基礎(chǔ)。健康飲食、加強鍛煉和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是治療脂肪肝的三大法寶:限制攝入高熱量食物;保持中等程度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并長期堅持;控制飲酒量,避免過量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