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居注》是我國古代記錄帝王一舉一動的言行錄,內(nèi)容十分詳盡,主管編修起居注的官員在除了皇帝的私生活外的所有公開活動都要在一旁服侍,以便隨時記錄下帝王的言行,大到頒布新的法令、小到向太后請安,在起居注中都有跡可循。漢武帝的《禁中起居注》是有記載以來最早的起居注,但此時尚且還是由宮廷內(nèi)部人員自行編寫,因而主觀性很強(qiáng);一直發(fā)展到晉代,才設(shè)立了專門的起居令、起居郎、起居舍人等官員專門編寫;而直至康熙時期起居注的撰寫才成為一個持續(xù)性的制度。
李世民先后三次要求看起居注
唐人劉肅編撰的《大唐新語》中曾有這樣一段描述:貞觀年間,唐太宗李世民曾經(jīng)問諸遂良道:“你主編起居注,一般都是記錄一些什么事呢?能給我看看不?”諸遂良雙手作揖道:“現(xiàn)如今所謂的起居注就是古代記錄君主言論行事的史書。記錄的時候遵從真實的原則,帝王所作所說無論好壞善惡都會記錄下來,以便帝王反省自己的言行舉止,警惕日后會有君主施行暴政。但從古至今沒聽說過有皇帝想要看記錄自己的史書的?!崩钍烂癫恢每煞?,反而問:“那我做的不好的地方,你也會記錄下來咯?”諸遂良答道:“遵守道義不如盡忠職守,我的職位就是記錄事實真相,對陛下的行為必然是一字不落地記錄下來咯。”大臣劉洎也進(jìn)言說:“即使諸遂良不記,天下百姓也會記下來的?!?/p>
劉肅所作的《大唐新語》多取材自《朝野僉載》和《隋唐嘉話》,記錄了從唐初到大歷的歷史人物的故事,可信度較高,因此這一段唐太宗向諸遂良要求看起居注的記載可能是真實存在的。除此之外,李世民先后還另外要求看《起居注》兩次,第一次發(fā)生在貞觀九年,唐高宗李淵去世五個月后,第二次即上文的貞觀十三年,前兩次都沒看成,直到一年后的貞觀十四年李世民才看成。這次李世民沒有找諸遂良,而是找到了房玄齡,讓他把史官已經(jīng)撰寫抄錄好了的當(dāng)朝國史復(fù)刻一份給他把關(guān),美其名曰“欲以為鑒誡,使得自修改耳”。房玄齡對此不敢馬虎,把尚未完工的史書大刀闊斧地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好,快馬加鞭趕出了一份復(fù)刻本送過去了,但其實李世民真正想看的只有唐歷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也就是公元626年7月2日那天發(fā)生的事。
那一天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帶著秦王府幾十位得力干將埋伏在了玄武門,經(jīng)過和父皇李淵的斗智斗勇,他終于得以倒打一耙,在和李建成、李元吉的對峙中首次掌握先機(jī)。在此前的較勁中,李建成一直是出于攻的位置,李世民則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從后宮嬪妃的憑空誣賴到挑撥離間秦王府的親信,從在酒中下毒到密謀設(shè)計,士可忍孰不可忍,縱使是背水一戰(zhàn)也要一試。這次的太白金星就是開始反擊的號角,首先稍微提點了一下李淵其實太子和齊王一直與他不對付,使遲鈍的李淵對這二人產(chǎn)生懷疑,然后提前收買了玄武門的禁軍首領(lǐng),又借李淵的旨意請君入甕,李建成、李元吉便是插翅也難飛。
二人一開始并沒有意識到危險即將來臨,滿腦子是如何與父王交代后宮嬪妃的事,待進(jìn)了玄武門,這才意識到氣氛有點微妙,正欲逃跑,李世民駕著馬兒遠(yuǎn)遠(yuǎn)地在后面叫了他們一聲。李元吉有點心虛,先行架了弓將箭對向了李世民,但因為過于緊張,接連兩三次都沒將弓拉滿,箭沒射中,反而是李世民悠哉悠哉地將矛頭指向了李建成,率先獲得了一血,尉遲恭也很快率了七十兵馬前來援助,一下子射傷了李元吉,李元吉跌落下馬。雖然李世民的馬兒后面受了驚嚇,李世民還一不小心被李元吉控制住了,但尉遲恭過來大喝一聲就把李元吉喝住了,尉遲恭便毫不猶豫地殺了他。
李世民看了《起居注》后,是否對史書的編撰施壓?
后世的史學(xué)家普遍認(rèn)為,李世民利用職權(quán)給史官施壓,有關(guān)于玄武門之變這一段的記述不可全信。當(dāng)房玄齡把國史交給李世民過關(guān)后,李世民對房玄齡說了這樣一段話:“當(dāng)初周公殺了管、蔡而周朝得以安定,季友毒殺了叔牙而魯國得以安寧。我發(fā)動的玄武門之變和這個性質(zhì)是一樣的,是為了安穩(wěn)社稷、為百姓謀利。史官紀(jì)錄這一件事的時候不必替我隱瞞,但除去無關(guān)之詞,直截了當(dāng)?shù)赜涗浭聦嵕秃?。”明白人都看得出太宗的言外之意?/p>
除此之外還值得注意的一點是,李淵在玄武門發(fā)生政變的時候正悠悠哉哉地于水面泛舟游玩,還是尉遲恭前來稟告此事他才反應(yīng)過來。但貴為一國之君的李淵怎么會對玄武門之變的發(fā)生一無所知呢?他分明前一天還讓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那天進(jìn)宮面圣,這讓他的泛舟行為更無法解釋了。唯一解釋得通的原因是李淵或許被囚禁了,李淵若還有人身自由,身邊又有親信的情況下肯定會知道玄武門發(fā)生的事,那此時內(nèi)心仍然偏向李建成的他就不可能不做出行動,而他的行動很有可能就會影響到李世民的行動。因此為了保證計劃的順利實施,李淵就肯定要對外界的事渾然不知,而實現(xiàn)這一點的最好措施就是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