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二年(1724年),布爾哈屯之戰(zhàn),岳鐘琪率2千精兵晝夜奔襲300里,俘虜蒙古軍8萬余人,羅卜藏丹津的母親、妹妹,都成為清軍俘虜。
羅卜藏丹津,固始汗的孫子,青海蒙古和碩特部首領之一,他驍勇善戰(zhàn),雄才大略,試圖重振和碩特汗國。
明朝末年,瓦剌部的固始汗率蒙古騎兵進入青藏高原,擊敗各路對手,建立和碩特汗國,后分裂為三部分。
1644年,清軍入關,厄魯特蒙古(瓦剌)各部紛紛臣服,他們上表清朝,接受中原王朝的冊封,守護西部邊陲。
1717年,準噶爾汗國派6000兵馬進攻青藏。策棱敦多布從伊犁河流域出發(fā),很快就攻入拉薩,處死拉藏汗,滅了和碩特汗國。
準噶爾汗國此舉,讓康熙非常惱火,認為他們在挑戰(zhàn)清朝的權威??滴跖扇巳窀鏈矢翣柡箛蠛共咄⒗继?,讓他趕緊撤離青藏高原,以免傷了和氣。
策妄阿拉布坦麾下兵馬眾多,名將也不少,絲毫不把康熙放在眼里。策棱敦多布駐扎拉薩,扣押清朝使者,康熙決定發(fā)兵討伐。
1718年,清軍從四川出兵,分三路入藏,結果全軍覆沒。1720年,康熙再次調集兵馬,讓胤禵掛帥,率13萬精兵出征,年羹堯負責后勤。
胤禵抵達前線,羅卜藏丹津前來匯合,主動表示要充當前鋒,卻有個條件。羅卜藏丹津希望重建和碩特汗國,讓自己當可汗,世代效忠大清。
胤禵以“無權限為由”婉拒,但同意羅卜藏丹津入藏協(xié)助。羅卜藏丹津看來,胤禵不答應也沒事,只要自己立功,清朝也會重賞,不愁沒好處。
13萬兵馬出擊,策棱敦多布雖說善戰(zhàn),也招架不住。胤禵不但收復青藏,還攻打西域,奪取烏魯木齊,策妄阿拉布坦戰(zhàn)敗,逃到到伊犁河流域。
收復了青藏地區(qū),清朝并未重建和碩特汗國,而是設置郡縣管理。此外,清朝冊封察罕丹津、額爾德尼為王爺,讓他們在青海湖附近放牧,分割羅卜藏丹津的權力。
沒能重建和碩特汗國,還被分割權力,羅卜藏丹津很惱火,有了叛亂之心。1722年,康熙病逝,雍正繼位,胤禵回京奔喪,清朝內部不穩(wěn)定,羅卜藏乘機起兵,攻打西寧、河西等地。
羅卜藏丹津很能打,察罕丹津、額爾德尼等忠于清朝的首領,紛紛被擊敗,逃往蘭州、西寧避難。此外,羅卜藏丹津扣留清朝使者,拒絕接受招撫。
起兵不到半年,青海大多落入羅卜藏丹津之手,許多牧民紛紛投靠,得到20余萬人馬,聲勢十分浩大。人多勢眾,羅卜藏丹津進攻西寧,大將軍年羹堯困守城池,局勢岌岌可危。
對雍正而言,能否擊敗羅卜藏丹津,關系到皇位的穩(wěn)定與否。民間傳言,康熙傳位給十四阿哥,而非“四阿哥”;胤禵應該當皇帝,而不是雍正繼位。
胤禵能輕松搞定西北,胤禵回京后,清朝直接潰敗,雍正的面子往哪里擱?如果不擊敗羅卜藏丹津,胤禩、胤禵就有“理由”挑戰(zhàn)自己。
為了獲勝,雍正從甘肅、陜西、蒙古、四川調兵增援,讓四川提督岳鐘琪率2萬漢軍、蒙古軍前往西寧,協(xié)助年羹堯。
岳鐘琪,岳飛的21世孫,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名將,能力很強。岳鐘琪抵達西寧后,直接出兵郭隆寺,以火炮摧毀營壘,縱火熏死蒙古兵,斬首6千。
郭隆寺之戰(zhàn)獲勝,羅卜藏丹津元氣大傷,雖說他麾下有20多萬人,但絕大多數(shù)是裹挾而來,能戰(zhàn)斗的兵馬不是很多。
得到岳鐘琪協(xié)助,年羹堯信心滿滿,他先掃清西寧附近的蒙古軍,然后集中兵馬對付羅卜藏丹津。岳鐘琪則提出“異議”,岳鐘琪反對步步為營的戰(zhàn)法,而是應該奔襲。
羅卜藏丹津并未孤軍奮戰(zhàn),策妄阿拉布坦給他支持,雖說策王阿拉布坦沒有直接投入戰(zhàn)斗,卻在靜觀時變。一旦戰(zhàn)事相持,策妄阿拉布坦搞突襲,清軍就會腹背受敵,后果不堪設想。
1724年初,天寒地凍,冰川封路,難以行軍。岳鐘琪決定“乘春草未發(fā),搗其不備”,在羅卜藏丹津疏于防備時進行突襲,年羹堯同意。
布爾哈屯,位于青藏交界處,是羅卜藏丹津的大營。岳鐘琪快速進兵,在敖拉木胡盧突襲蒙古軍營壘,大將阿爾布坦溫布戰(zhàn)敗,成為清軍俘虜。
清軍旗開得勝,岳鐘琪乘著夜色行軍,悄悄抵達布爾哈屯外圍。此時,羅卜藏丹津還在睡覺,他沒料到清軍會在大雪封山時出擊,故而疏于防備。
岳鐘琪身先士卒,率先沖入大營,羅卜藏丹津猝不及防,狼狽潰逃,數(shù)萬人馬成為俘虜。岳鐘琪乘勝追擊,以降將為導向,晝夜行軍300里,在桑駝海追上了羅卜藏丹津。
也許是太累,也許是認為清軍不會追擊,羅卜藏丹津并未防備。蒙古軍沿著河流扎營,分散在河邊駐扎,士兵們還在睡大覺。
清軍兩次突襲,蒙古軍兩次睡大覺,岳鐘琪運氣很不錯。清軍攻入營壘,羅卜藏丹津率數(shù)十人逃走,去伊犁河流域投奔策妄阿拉布坦,其余人都被俘虜,包括羅卜藏丹津的母親、妹妹。
布爾哈屯之戰(zhàn),岳鐘琪率2千兵馬踏破冰川,連續(xù)行軍作戰(zhàn)15天,俘虜8萬余人,平定了羅卜藏丹津之亂。此戰(zhàn)獲勝,雍正威望高漲,坐穩(wěn)了皇位。
年羹堯以撫遠大將軍掛帥,坐鎮(zhèn)西寧,節(jié)制各路兵馬,是勝利保障。布爾哈屯之戰(zhàn),岳鐘琪奪取首功,年羹堯則封賞最多。可惜,年羹堯囂張跋扈,惹惱了雍正皇帝,不久被賜死。
參考書目:《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