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代女詩人,成都樂妓。她生于安史之亂后,因父親在蜀地做官,居住在成都。
八歲賦詩
父親薛鄖還在京城長安當(dāng)官時,學(xué)識淵博,把這個唯一的女兒視為掌上明珠,從小就教她讀書、寫詩。薛濤八九歲時便能續(xù)上父親的詩:“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fēng)?!庇捎谘︵y說話耿直,得罪權(quán)貴被貶四川。后來她的父親出使南詔沾染了瘴癘而命喪黃泉,她與母親的生活愈加艱難。薛濤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得憑借著自己出眾的外貌和音律才情,在16歲加入樂籍,成了一名營妓 。我們都知道,唐朝的科舉制度,使得當(dāng)時的官員也都是,像白居易、杜牧、劉禹錫等著名詩人。而薛濤就很符合這些人的眼光,與當(dāng)時很多著名的詩人都有往來。
薛濤
大材小用校書郎
貞元元年(785年),中書令韋皋出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在一次酒宴中,韋皋讓薛濤即席賦詩,薛濤神態(tài)從容地拿過紙筆,提筆而就《謁巫山廟》,詩中寫道:“朝朝夜夜陽臺下,為雨為云楚國亡;惆悵廟前多少柳,春來空斗畫眉長?!表f皋看罷,拍案叫絕。從此,她便成了韋皋身邊的紅人。韋皋任節(jié)度使時,隨著接觸的增多,就讓她參與一些案牘工作。薛濤的公文不僅文采斐然,而且細致認真,讓韋皋覺得自己大材小用,擬奏請?zhí)频伦谑谘悦貢⌒晒巽暎@項工作官職不高,但是需要進士出身,歷史更沒有女子擔(dān)任的先例,因此沒有實現(xiàn)。隨著自己名氣的大漲,薛濤也越來越自負。當(dāng)時,很多人想巴結(jié)韋皋,都是從她這里走后門送禮,薛濤來者不拒,但是她把所得的財物全部上交,由于鬧出的動靜太大,讓韋皋十分不滿,便把她發(fā)配去了松州(今四川松潘縣)。在發(fā)配途中,覺得愈發(fā)凄涼,后悔自己的張狂,寫下了動人的《十離詩》。
元稹薛濤
與元稹的姐弟戀
元和四年(809年)三月,當(dāng)時正如日中天的詩人元稹,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奉命出使地方。他久聞薛濤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后,特地約她在梓州相見。與元稹一見面,就被這位年僅31歲的年輕詩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薛濤更是覺得這是自己一生夢寐以求的人了。但是元稹并不是什么癡情兒郎,放在現(xiàn)代就是妥妥的渣男,而兩人相差了11歲,更是不被祝福。后來,元稹離開四川,任職洛陽,寄過來一封書信,后面兩人再沒有相見。而薛濤只能寄情于寫信,抒發(fā)相思之苦。八歲即出口成章,為唐朝第一才女,晚年創(chuàng)薛濤箋元稹與薛濤薛濤箋慢慢地,她又迷上了寫詩的信箋。她喜歡寫四言絕句,律詩也常常只寫八句,但是平時寫詩的紙幅太大。于是她對當(dāng)?shù)卦旒埖墓に嚰右愿脑?,將紙染成桃紅色,裁成精巧窄箋,特別適合書寫情書,人稱薛濤箋。
薛濤制箋
結(jié)局
自古癡情女子負心郎,薛濤最終對元稹死了心,自己在遠郊筑起吟詩樓,穿上道袍,吟詩制箋。在元稹死后第二年,薛濤也郁郁而終,享年6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