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wǎng)商 · 2020-06-10 來源:賨人客
我起了個很反轉(zhuǎn)的標題,但絕對不是嘩眾取寵,《水滸傳》這個漏洞雖然很明顯,但不細心去體會,還真看不出來。
這究竟是個什么樣的漏洞呢?請聽筆俠慢慢道來。
《水滸傳》的第一主角是宋江,他是決定梁山好漢命運的關鍵人物,不管是落草為寇,還是接受招安,都是宋江一手主導的,問題也就出在宋江身上。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宋江一個朝廷當差的,要文沒文,要武沒武,要計謀沒計謀,要身家沒身家,要背景沒背景,憑什么他就能當梁山老大?梁山好漢隨便挑一個出來似乎都比他強,不信來看:
1、論智謀,他趕得上吳用嗎?
2、論武功,隨便一個都能將他撂倒;
3、論出身,一個小公務員趕花榮、關勝、盧俊義這些朝廷大將差遠了,就更別提柴進柴大官人了;
4、論氣質(zhì),一個做事優(yōu)柔寡斷的人能統(tǒng)領眾英雄?
我要重點說的是第4項,氣質(zhì),如果前面3項宋江都不占也不打緊,只要占了第4項,一樣是人中之龍。比如漢高祖劉邦,他就什么本事沒有,唯獨豪氣沖天,能壓住人,這就是氣質(zhì),也可以說氣場,一種用靈魂才能感受到的東西。
可宋江有嗎?遍觀整部水滸,也看不出他的氣質(zhì)何在?豪氣何在?唯有一個“義”字。義是好漢奉行的基本法則,但沒有像關羽那樣的硬實力,你的義又值幾個錢?大不了就像朋友間那種普通的肝膽相照罷了,何以憑此統(tǒng)領梁山眾豪杰?
打個簡單的比方,梁山脾氣最火爆的李逵,只認死理,不管你坑蒙拐騙那一套,你不能從氣勢上壓住他,他就永遠不會聽話,宋江這樣的性格能壓住他嗎?顯然不行。一個尚且如此,100多號人物就更難壓服了,但施耐庵還是這樣寫了,我們該怎么看?
不是說他寫了就合理了,這本身就是一個明顯的漏洞,施耐庵這樣寫肯定有他的無奈,筆俠簡單來分析分析。
宋江的原型其實不是《水滸傳》里那樣的柔弱,宋江是個名副其實的巨寇、悍匪,朝廷多次征剿都被宋江逃掉。宋江采用的是游擊戰(zhàn)術,到處流竄,加上山東一帶多丘陵,朝廷拿他很是頭疼。
后來,朝廷派了名將張叔夜來鎮(zhèn)壓他們,才將宋江團伙擊潰,宋江在無路可退的情況下,才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你說宋江是真心想接受招安嗎?
如果這樣寫,梁山好漢就太窩囊了,于是施耐庵就只有寫成他們主動投誠。但投誠得有個人來帶頭,宋江是老大,這個“責任”自然就要落到他頭上了。
如果把宋江寫成悍匪,他顯然不會一門心思地去想接受招安,所以,施耐庵只有改變宋江的氣質(zhì),將他寫成一個城府極深的和平人士,這樣才能順理成章地帶領梁山眾兄弟改邪歸正。
殊不知,這樣一改,把原本和宋江氣質(zhì)相符的悍匪形象改成了扭扭捏捏、優(yōu)柔寡斷的文人形象,怎能不叫人心生疑惑?
這是筆俠的一點淺見。
不過,《四大名著》確是我國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能從萬書叢中挑出這4本來可見其價值有多高。筆俠之所以了解這么多,也是從中受益的。
作為中華兒女,理應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而最好的閱讀習慣養(yǎng)成,就是從學生時代開始?;c兒時間讓孩子們讀讀《四大名著》,不僅可以豐富知識,還可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