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wǎng)商 · 2020-06-15 來源:凱風網(wǎng)綜合
南懷瑾談到中國幾千年歷史中,在政事治理上的一個秘訣,那就是:“內(nèi)用黃老,外示儒術”。
自漢、唐開始都是如此,內(nèi)在真正實際的領導思想,是黃(黃帝)、老(老子)之學,即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道家思想。
說起“道”,也許我們未必能解釋得清楚,卻大多都能想起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念起來仿佛仙風道骨、出塵世外、云里霧里。
孫中山先生曾說過:“由道德始成世界,由道德始成國家?!?/span>
那么何謂“道”呢?
道就是以道德作為核心內(nèi)容。它的宗旨和信仰是道德,它的修持方法也是道德。道德是中國一切文化的靈魂和主宰,道德觀念是道教的中心和支柱。
在軒轅黃帝時已經(jīng)隱含著道家思想,而在春秋時代老子講《道德經(jīng)》之后,道家思想開始普及于社會,對我國古代的哲學、科學、宗教等方面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道家思想無論對于中華民族的性格的鑄就,還是政治的統(tǒng)一與穩(wěn)定,都起著難以估量的作用。
由此,國學君特意找尋了一套集道家思想一體的經(jīng)典叢書,共6本:
《道德經(jīng)》,《周易》,《莊子》,《鬼谷子》,《列子》和《素書 黃帝陰符經(jīng)》。
讀懂中國道家思想,這6本書就夠了。
-1-
《 道 德 經(jīng) 》
東方哲學思想的源頭
助你看清內(nèi)心,活得明明白白
2000多年來,《道德經(jīng)》是中華文化思想中的一座主峰。
看其他書是踏上進步的階梯,讀《道德經(jīng)》則是直接登上高山之巔,仰可觀宇宙之變化,俯可察世事之浮沉。
它談天地法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它談為人之道: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它談處世原則: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尼采說,《道德經(jīng)》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
魯迅說,不讀《老子》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宇宙真諦。
毛澤東說,《道德經(jīng)》是一部兵書。
馬云行商數(shù)十載,唯獨此書不曾離身。
大至天地,小至塵泥,到修身、養(yǎng)生、處世、治國,萬象森羅,盡收眼底。
-2-
《 周 易 》
胸藏四海,安身處世
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只要是中國的讀書人都知道,《周易》被稱為“群經(jīng)之首”、“大道之源”。過去讀書人沒有不學習《周易》的。
作為一個中國人,尤其是一個中國的讀書人,如果沒有讀到中國的經(jīng)典,非??上?;如果讀中國的經(jīng)典沒有讀到《周易》,那更加可惜。
一般人都以為《周易》是一部占卜的書,但是我們真正學習之后,就知道占卜只是《周易》其中一個功能。
這部書里面蘊含的道理太深了,就好像一座大海,深廣無邊。
《系辭傳》里面講到:“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span>
《周易》中的道理完全是圣人效法天地而來的,圣人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之后,給我們演說了這一部《周易》,所以天下萬事萬物的道理,都在這一部《周易》中。
《周易》教我們?nèi)绾巫鲆粋€人,教我們做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做一個圓滿覺悟的人,教我們做圣人。
-3-
《 莊 子 》
學莊子,得真實、自在、逍遙
《莊子》是道家經(jīng)典著作,由戰(zhàn)國中期的莊周及其門徒后學所共著,到了漢代以后,被尊稱為《南華經(jīng)》,且封莊子為“南華真人”?!肚f子》與《老子》、《周易》合稱為“三玄”。
聞一多說,每一個中國人的文化上,永遠留著一個人的烙印,這個人就是莊子。
人們喜歡稱孔子為“圣人”,稱莊子為“神人”,但在國學君看來,他既不是圣人,也不是神人,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灑脫率性的人。就連美學大師李澤厚說:“中國文人的外表是儒家,但內(nèi)心永遠是莊子?!?/span>
莊子的灑脫,不是僵死不動的教條,而是充滿詼諧的寓言故事;不是照葫蘆畫瓢的苦思,而是天馬行空的想象。
他的一生不是一尊目光渙散的冰冷神像,而是有歌有哭有情義,有酒有肉有悲歡。
-4-
《 鬼 谷 子 》
如同尖刀直剜人性最深處的弱點的“千古禁書”
先秦諸子百家的著作,都是中華智慧的源泉、瑰寶。
但有其中有一部,從漢武帝開始便成為歷朝民間禁書。只因它包藏權謀心計,像一柄尖刀直剜人性最深處的弱點。
軍事家讀它,是為了胸藏百萬雄兵;
外交家讀它,是為了練就鐵齒銅牙;
小人讀它,是為了招搖撞騙、蠱惑人心;
君子讀它,是為了安身處世,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這部書,無關儒、墨、道、法,而是千古奇書《鬼谷子》。
-5-
《 列 子 》
極具文學價值,言簡意賅,遙指人生路
對于《列子》,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在道家文化中,要想領略道家思想精髓,就不得不看《列子》。
先秦道家思想由老子所創(chuàng),由列子發(fā)展,到莊子則為大成。列子主張循名責時,無為而治。與道家著作《道德經(jīng)》《莊子》《文子》并列為經(jīng)典。
全書載入了上百篇哲理散文,寓言、神話、歷史故事。像《愚公移山》、《杞人憂天》就是出自《列子》。
-6-
《 素 書 》《 黃 帝 陰 符 經(jīng) 》
有道則吉,無道則兇
《素書》一直被民間視為“奇書”“天書”,作者黃石公據(jù)傳是秦末漢初“五大隱士”之一。
傳說張良用了《素書》中十分之一二的道理,就輔佐劉邦搞定了天下。相傳《陰符經(jīng)》為黃帝所撰,經(jīng)義是驪山老母所傳。
這兩本書一直作為道家秘典流傳于世。讀者無不被其簡樸的行文、錘煉的言語、豐厚深邃的思想內(nèi)涵所吸引。
修道者見素樸,從政者見謀略......仁者見仁,各臻其美。
尋常的經(jīng)典合集,多數(shù)是厚重的大部頭,沒有考慮到現(xiàn)代人忙碌、時間碎片化。而這套道家經(jīng)典書籍的編排,即使你是國學新手,也能快速入門。
可以先從《道德經(jīng)》《莊子》開始讀,而后循序漸進,品味詩詞;等讀到高深的《周易》《鬼谷子》,則會發(fā)現(xiàn)原來這么輕松!經(jīng)典不分年齡,只分領悟。
這套道家書籍,由謙德國學文庫30位國學名師團隊,以主流學界公認的權威版本為底本,歷經(jīng)5年時間編撰而成。
由權威專家注解、白話翻譯,偶爾有題解,如同名師在旁,一點就通,建立自己深刻的理解。
每一本都不厚,出門隨身帶著,閑暇時翻一兩頁,隨時開展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