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近的策略
針對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接近策略,總的來說是利用人的向善或私心以道德進入,以恐懼控制。這里我們僅就幾類人群來探討一下:
其一、利用人疾病等弱勢群體的求好之心。
以法輪功可以治病救人為誘餌,引人加入。在農村中是個很好的誘餌,俗話說,醫(yī)院和學校不是輕易進得去的。家里有一人得病,特別是慢性病,就是燒錢的虎口,能不進醫(yī)院不花錢就治好病,當然愿意試一試。死馬當作活馬醫(yī)嘛,反正又不用花錢。如有案例“劉奶奶說父親是個好人,聽我念書就等于修煉,就可以得到李洪志大師的幫助、消災驅魔,癌癥自然而然就好了。父親患癌癥病危、真是又悲傷又毫無辦法,聽劉奶奶說她修煉法輪功所有的病都好了,現在一點毛病沒有,信以為真,就每天認認真真地讀《轉法輪》給父親聽。”[1]
其二、是利用人的好奇心和控制欲。
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對自己不熟悉的事物都希望去探索,每個人都有控制欲,都希望能夠掌控自己,掌控世界。法輪功正是利用這些來吸引大眾的。如案例中“就像一個沒有長大的幼兒,也就如那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看到那么多新奇的自己以前沒有見過的知識,很是新鮮?!盵2]“被那其中超出科學、書本知識極為玄妙的東西深深的迷住了,它就像一把開啟我心靈的魔匙,將我封閉多年的童年夢想激活了?!〔恍枰运帯?、‘圓滿’、‘白日飛升’、‘開天目’‘成神成佛’,這些以前我曾經向往但又覺得遙不可及的東西,仿佛都即將成為現實,就在前方不遠處,只要我努力修煉,跟著師父走,就一定會‘功德圓滿’的。”[3]
其三、是利用人的信仰危機和向善之心。
中國現在處于轉型期,社會環(huán)境變化劇烈,很多舊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文化結構已被打破,而新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結構又沒有形成,一切都處在變化與整合、斷裂與合成之中。在這種狀態(tài)中,多元價值觀,多元文化相互沖突,很容易導致信仰危機,當人的心態(tài)難以平衡時,心理免疫功能就會下降,各種封建迷信,歪理邪說就更容易乘虛而入?!胺ㄝ喒Α贝蛑罢?、善、忍”的旗號,“做常人中的好人”等具有道德價值的口號來吸引民眾,給人以精神寄托。引起人們的好感,尋找相互之間的相同點,奠定感情基礎。
其四、利用人們的不滿情緒。
處于轉型期的中國,很多制度、文化等都還在建設完善之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沒有一件事情能夠讓所有人都滿意。每個人都有權對一些事情發(fā)表不同的看法。但人們往往只是發(fā)發(fā)牢騷,表達一下自己的不同意見而已。法輪功組織利用人們這一點,尋找與人相通點,義憤填膺的針砭時弊,把人們的不滿情緒擴大化、夸張化。最后形成“志同道合”者。人們往往有這樣的心理,志同道合的人都是對我好的,很容易去贊同其觀點。
二、再造人的策略
首先,渲染厭世情緒:垃圾站
“地球是宇宙的一個垃圾站?!钪嬷胁缓玫娜送碌?,掉到宇宙的最中心——地球?!盵4]“特別是現在人類社會的道德觀念往下滑的很厲害……社會在整體往下滑,……你回頭看一看人,今天的人類社會就會發(fā)現很可怕!真的很可怕!”[5]“人類在敗壞,到處都是魔?!盵6]李洪志就是利用這樣的理論,來使其追隨者貶低世人和自己,唯其馬首是瞻。
其次,制造偶像崇拜:唯我獨尊
李洪志在自撰的“個人簡歷”上稱:“8歲得上乘大法,具大神通。功力達極高層次,了悟宇宙真理,洞察人生,預知人類過去、未來?!彼凇掇D法輪》“真正往高層次上傳功,目前全世界只有我一個人在做?!薄澳壳叭澜缰挥形乙粋€人在公開傳正法,我做了一件前人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而且在末法時期開了這么一個大門。其實是千年不遇的,萬年不遇的,但能不能度也就是能不能修還得靠自己,我講的是一個龐大的宇宙的理。”[7]李洪志把自己神化,使其追隨者無條件的服從自己。
再次,淡漠人情世故:去人心
“作為一個修煉的人,你就不能混同于常人。說句嚴重一點的話,你已經不是人了……人有七情六欲,為情活著。你在逐漸地看淡這些,逐漸地放下這些,在修煉過程中你直至把它完全放棄?!盵8]“大法弟子畢竟是走在神的路上的,……是神在安排你,是走在神的路上的?!盵9]“今生我是你的親人,來世那說不定又是誰的親人呢,咱們就是一世的緣分。就像住客棧一樣,小住一宿,明天散伙,誰能代替誰呢?”[10]“誰是你真正的親人哪……一生一生的,每一生每一世你有多少父母,有多少妻子兒女、姐妹兄弟呀……你都數不過來……哪個是真的……你真正的父母是在宇宙產生你那個地方,那兒才有你的父母。所以你真正的父母,正在那兒看著你,盼你回去你不回去,迷在這里,還覺得這里都是親人?!盵11]“執(zhí)著于親情,必為其所累,所纏,所魔,抓其情絲攪擾一生,年歲一過,悔已晚也?!盵12]“這個情要是不斷,你就修煉不了?!盵13]去人心,使法輪功練習者能夠不受“親人的干擾”,完全聽命于法輪功組織,徹底淪為其奴隸。
最后,自造引人圣世:另外空間
李洪志鼓吹煉法輪大法,可以“消業(yè)”、上“層次”、達“圓滿”、去“天國世界”并且有“法身保護”,“手不到病也除”。李洪志描繪了一個美麗無比的“法輪世界”,即“將來他修成的時候,想要什么伸手即來,要什么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他的世界中什么都有?!盵14]。李洪志曾經為弟子設定了圓滿時間表,并一再暗示,短短幾年追隨者就要圓滿,一大批追隨者已經圓滿。李洪志自造另外空間,利用人們的憧憬,控制人們的行為,使其心甘情愿受制于法輪功的擺布。
三、控制人的策略
總的來說,法輪功是利用恐懼來控制人。
首先,宣揚末世論。李洪志在《轉法輪》中宣稱地球已經毀滅過81次,聲稱只有修煉法輪功的人,才能在地球毀滅時得救。2002年5月19日,他在《大法之?!分姓f到“為師十年傳大法,僅世間定數已大動,歷史定下彗星之災已過,三次大戰(zhàn)已免……”他曾預言地球毀滅的具體日子為1999年8月18日,地球本來是要爆炸的,是他推遲了地球的毀滅50年,說人類已經過了81次毀滅等等。人人都想長壽,都有畏死之心,對于神秘之事人們很多時候都是抱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態(tài)度。照李洪志的理論,要在末世中要得救,只有修煉法輪功了。
其次,宣揚業(yè)罪說。
李洪志利用業(yè)罪說來控制人。認為人是有業(yè)罪的,干擾大法是罪大惡極,會遭到報應的。人們總有害怕之心,一研究生就曾經過“內心深處總是在掙扎,法輪功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組織?是邪教還是被誣陷的?客觀承認,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經過這一系列的“洗腦”,我對法輪功是不敢反對,因為他們都警告我,不要誹謗,否則不可思議。網友“真善緣”還多次在博客上引用《百業(yè)經》的故事,勸導我要尊敬圣人,誹謗罪很大,同時還讓我看電影《達摩傳奇》,告訴我禪宗祖師達摩是羅漢,而他們的師父是佛,都是圣人。”[15]
四、法輪功滋生中的社會心理
法輪功的產生、蔓延有其錯綜復雜的社會、政治、歷史與文化背景。如果我們從社會心理中來找原因的話,自我概念理論、心理防衛(wèi)機制、認知失調理論、從眾效應以及群體去個體化是法輪功滋長的最主要的心理基礎。下面我們就分別進行論述。
第一,自我概念理論
自我概念是人關于自己的認識的定義,主要回答“我是誰”等一類問題。人的世界觀、人生觀、思想和行為,莫不以人的自我認定、自我概念為軸心。心理學的研究揭示,自我概念統(tǒng)領整個人的思想和行為,人如何思想和行為全視他把自己看做什么人。個人對他所認可的自我是非常負責的,他要在各種場合忠實地扮演自己所認可的角色,人在絕大的程度上是傾向于根據自我概念行事的。當李洪志的癡迷者按照李洪志的標準“作為一個修煉的人,你就不能混同于常人”[8]“大法弟子是走在神的路上的”[9],便自然剝奪了他們自己作為正常人的生活和權利。無怪乎他們有病不治,自殺以達到圓滿。他們根據他們的自我概念行事,在他們自己看來,自己已經是神,而不是人了。可見,改變一個人,不用別的什么,只要改變一個人的自我概念(尤其是他愿意向往的),其他的一切他們都會自行完善。生死是相對的,有生有死,發(fā)展變化,這才是自然。追求永恒和絕對是一條非理性的死路。著名心理學家霍妮曾說過:“人當開始追求無限和絕對之時,也就開始毀滅自己。在他和向他許諾榮譽的魔鬼簽約之時,他就注定要進地獄?!?
第二,心理防衛(wèi)機制
心理防衛(wèi)機制也叫心理自衛(wèi)機制,是意識的特殊功能,是人們借以對威脅性知覺做出反應,以維持自我結構不受挑戰(zhàn)和穩(wěn)定不變的自動的,類似于反射的反應方式,它使人在遇到否定他們的信念的證據時,有可能繼續(xù)相信他們是那種他們愿意相信自己是的那種人。這是一種在人的心理內部活動中所具備的,自覺與不自覺地用以解脫煩惱、減輕恐懼不安,以恢復情緒和心理平衡的心理傾向和機制,因為是防衛(wèi)自身安全、免于傷害,因此稱它為心理防御機制。心理防御機制是普遍而常見的心理現象,每當人受到威脅或恐懼痛苦時便要使用,防衛(wèi)的具體方式多種多樣,諸如合理化、投射、否認、抵消、轉移、補償、升華等等。
法輪功正是利用了人在死亡恐怖面前的掙扎和逃避的心理防衛(wèi)本能。人最根本的恐懼是死亡恐懼。人無法忍受死亡的恐懼,他需要永生,需要否認死亡。為了否認和戰(zhàn)勝自身的命運,為減輕由死亡威脅而引發(fā)的巨大恐懼,人就使用“心理防衛(wèi)機制”。李洪志的“圓滿”、“白日飛升”、“開天目”“成神成佛”“另外空間”就成了法輪功癡迷者心理防衛(wèi)時轉移的內容和逃避的處所。
第三,認知失調理論
社會心理學認為:當一個人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并在該決定上做出了大量的投資(時間、精力、犧牲和承諾等方面)之后,會導致他們對這些行為以及投資進行合理化的強烈需要。他放棄的越多,努力的越多,像說服自己相信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這樣的需要就越強烈;事實上,他們甚至可能已經開始對于那些不同意他們信念的人感到難過。法輪功練習者為他們的信念犧牲了很多:放棄了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放棄了自己的事業(yè),舍棄了自己的金錢和財產,為他們信仰的理由投注了相當的時間和心血——這些又增加了他們對法輪功的忠誠。如果他們不這么想,就會產生他們自己無法忍受的認知失調。
第五,從眾效應
從眾心理的原因是群體壓力,當個體行為與眾不同時,就會感到群體壓力,而個體又不愿受到孤立;當個體的行為與別人一致時,就會產生“沒有錯”的安全感。社會心理學認為,在強大的社會壓力下,個人就會服從群體的行為,即使這意味著要做一些不道德的行為。當法輪功練習者發(fā)現自己被困在社會影響的網里面,他們不知道在一個令人困惑或者非常規(guī)的情境中應該做什么,周圍人的行為成為他們如何反應的線索,于是他們決定以類似的方式行動。有些法輪功聯系者可能是因為不愿意被嘲笑或因為與眾不同而受懲罰,當他們選擇做出團體期望的行為因而就不會遭到排斥或忽視。
第六,群體去個性化。
指個體淹沒在群體之中,減弱了社會對其的約束力。為個體從事反常的行為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身份不明確的群體中人們更容易失去自我意識,自我監(jiān)控,更容易做出瘋狂的事情。責任意識減低,認為參加者人人有份,壓力減少,沒有內疚感。法輪功練習者聚集成群,他們的情感、觀點、追求都轉向同一個方向,以李洪志的意志為意志,自覺性、個性被消解,每一個人都受到“群體統(tǒng)一律”的支配。在這樣的狀態(tài)下任何一種暗示都會在群體中產生連鎖反應,使法輪功的觀點和對法輪功虔誠的情感得到迅速傳播,甚至可產生沖動而采取某種行動,使個體作出為集體的共同利益或信仰而犧牲一切的行為,如天安門自焚事件,以及無數的自殘、自殺事件以及殺人事件等等。
五、小結
可見,法輪功之所以屢禁不止,是有其深刻的社會心理基礎的。我們只有了解這些心理基礎以及法輪功的騙術,對癥下藥,才能挽救那些癡迷于法輪功中不可自拔的群眾,使他們早日覺醒,樹立責任意識,做一個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的人。
參考文獻
【1】林燕雪:我和法輪功遭遇的兩出鬧劇,凱風網,2009,5,4
【2】耿云:一個心理學研究生的信念歷險記,凱風網,2009,4,
【3】易賢剛:修煉帶給我及家人的只有傷痛和血淚,凱風網,2009,5,4
【4】李洪志:《轉法輪(卷二)》
【5】李洪志:《悉尼法會講法》(1999年5月2日、3日)
【6】李洪志:《轉法輪》
【7】李洪志:《轉法輪·修煉要專一》
【8】李洪志:《美國東部法會講法》(1999年3月)
【9】李洪志:《紐約法會講法》(1997年3月23日)
【10】李洪志:《對澳洲學員講法》(2007年8月4日,根據錄像整理)
【11】李洪志:《美西國際法會講法》(2005年2月26日)
【12】李洪志:《悉尼法會講法》(1999年5月2日、3日)
【13】李洪志:《修者忌》(1996年4月15日)
【14】李洪志:《轉法輪》
【15】耿云:一個心理學研究生的信念歷險記,凱風網,2009,4